美联储内部分歧严重,瑞银却喊话:12月降息基本板上钉钉!
本周晚些时候即将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会议纪要,很可能会在市场对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看法不一之际,将决策者之间的分歧深度暴露无遗。
本周晚些时候即将公布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(FOMC)会议纪要,很可能会在市场对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看法不一之际,将决策者之间的分歧深度暴露无遗。
本月初,国际金价先是强势反弹至4245美元,随后在美联储官员集体“鹰声大作”下暴跌至4006美元,单日跌幅超过2%,这种剧烈波动让无数投资者措手不及。
今日收益率曲线整体小幅下行,长端下行幅度略大于短端,曲线牛平。同时,我们也注意到3-5年期政金债以及商金二永,高等级信用债等具有一定利差保护优势的品种依然买盘积极,显示市场依然延续着上周以来摊余成本法基金再投资的交易思路。
北京时间11月17日晚,美股周一低开。经历上周震荡行情后,市场继续关注对AI估值泡沫的担忧、板块轮动、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变化等因素。AI巨头英伟达将在本周三公布财报,投资者将从中探寻AI板块走势的更多线索。
11月17日,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杰夫·施密德上周五表示,进一步降息带来的风险,可能会使高通胀更加根深蒂固,而不是有效支撑劳动力市场。施密德当天表示:“我不认为再次下调利率会对劳动力市场中的裂缝起到太大弥补作用,这些压力更可能源于技术和移民政策的结构性变化。然而,
兄弟们!昨夜美股真的的强的有点可怕,直接低开后拉升,纳斯达克指数收涨,表现实在太强了。美股拉升主要还是和关税有关,美国和瑞士达成贸易协议,将关税降至15%。此外,美股拉升后,美联储还是出来捣乱了。美联储内部风向出现变化,联储主席施密德表示,通胀居高不下,警告额
本周美债收益率意外走高,主要因债市交易员们大幅削减降息押注,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于美联储再度降息之后释放出鹰派信号,且最新经济数据显示美国整体宏观经济仍然韧性十足后,交易员们对于此前几乎100%定价的12月继续降息预期大幅降温,对于2026年的降息预期也
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(Kansas City Federal Reserve)主席杰夫・施密德(Jeff Schmid)周五表示,在本周的货币政策会议上,他更倾向于维持利率不变。原因是相较于他认为 “基本处于平衡状态” 的就业市场,他更担忧当前通胀 “过高”
“12月会议是否降息并非必然结论。”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10月货币政策会议后的声明中如此表示,给市场期望泼了一盆冷水。
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周三宣布再次下调利率,这是今年第二次降息。面对政府持续停摆和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动荡,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.75%-4%区间。
10月美联储继续降息25个基点,并将有限重启美债购买计划,缩表操作将于12月1日结束。不过美联储内部也有不一样的声音:此前被特朗普新任命的美联储理事米兰投了反对票,其主张应降息50个基点。而堪萨斯联储主席施密德倾向于按兵不动。
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(Fed)主席杰罗姆·鲍威尔(Jerome Powell)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:12月是否再度降息尚无定论。尽管部分投资者预期美联储将顺利进行第三轮降息,但鲍威尔强调,决策仍需视经济数据发展而定。
尽管投资者此前寄望于更多货币政策宽松,但美东时间周三结束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显示,在数据短缺、通胀黏性未消及央行内部意见分歧的背景下,后续降息路径愈发不确定。
鲍威尔周三刚刚就可能在12月再次降息发表了令人意外的强硬言论,他将不得不在政策制定者之间突然出现争议的气氛中掌舵,这种气氛将使美联储选择的任何方向都产生分歧。
市场对此次降息早有预期,议息会上罕见的双向分歧一幕更抓人眼球:美联储理事斯蒂芬·米兰连续第二次在会议上主张更激进的降息幅度,即支持降息50个基点;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则反对降息举措,主张维持利率不变。
昨天凌晨我还在盯着现货黄金的 K 线图,看着它在美联储决议后冲到 3930.42 美元 / 盎司的高点,心里还美滋滋地盘算 “这波是不是能小赚一笔”。
当全球金融市场的目光聚焦于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美联储的利率决议时,一个更为罕见的场景正在同步上演。
北京时间周四凌晨,美联储宣布下调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25个基点至3.75%-4.00%,并宣布将于12月1日结束缩表。分析师表示,本次降息幅度和缩表时间都符合预期。虽然美联储内部分歧加大,但12月很可能迎来年内第三次降息。
当地时间10月29日,美联储宣布降息25个基点,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3.75%-4.00%。这是自2024年9月以来的第五次降息,也是继9月后今年第二次降息。然而,此次决策背后隐藏着罕见矛盾: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直言,持续近一个月的政府“停摆”正拖累经济活
鲍威尔在发布会上直言不讳:“委员会内部对12月是否降息存在强烈分歧,进一步降息绝非板上钉钉,货币政策并不在预设轨道上。”他强调,美联储官员难以就未来路径达成共识,金融市场不应理所当然地押注年底再次降息。